人民币获空前成就,超过欧元成为全球第二,去美元化还远吗?
近年来,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头强劲,尽管面临不少负面报道和阻碍,包括2003年关于“外贸崩溃”的报道在内,这些都被部分媒体夸大了影响。
许多新闻平台通过展示各大港口大量空置集装箱的图片,并配以令人震惊的报道,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负面渲染。
与此同时,在推广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,经常有声音称“货币互换协议”带来的坏处,例如有报道称“俄罗斯将其持有的所有人民币重新换回美元,并在国际市场上做空人民币”,还有“只有第三世界的小国会与我们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”。
但事实上,从一些国外权威数据来看,与主流媒体的报道完全不符。那么,人民币国际化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?
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(Swift)的数据显示,人民币的国际支付份额自去年6月份起从4.61%增加到4.74%,连续九个月保持在4%以上,再次刷新了记录。
Swift的报告深入分析了这一趋势,指出7月份人民币支付的实际价值增长了惊人的13.37%,而同期所有货币的支付价值增幅为10.29%。
最重要的变化是,在7月份,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市场中的使用份额首次突破6%,超越了之前领先的欧元(5.83%),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全球通用货币。
尽管美元的支付份额依然很高,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国投资者或机构(如瑞士央行)购买美国证券(如股票、债券等)。
这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商品贸易支付情况。例如,全球主要金融衍生品交易依然集中在美国,但实物交易正逐渐转向人民币。
截至2023年9月30日,华尔街前三大银行(摩根大通、花旗和高盛)持有的衍生品总额高达157.3万亿美元,这些交易均使用美元结算。
而在中国的跨境贸易中,人民币的支付份额已在2023年3月超越美元,达到52.9%。
这表明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去美元化的进展。
换言之,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全球去美元化的过程。那么人民币是如何挑战美元霸权的?
自俄乌冲突以来,货币的地位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,全球去美元化正在加速。
截至2024年7月,俄罗斯宣布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占比已达到99.6%,几乎所有的俄罗斯结算都采用人民币。
这意味着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欧洲国家,在购买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时,必须增加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份额。
今年六月,沙特阿拉伯宣布不再续签与美国的石油美元协议,这无疑是对美元地位的重大挑战。
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,沙特和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国,这两个国家都在使用人民币来结算能源交易。
但这些对美国不利的消息在国际上很少报道,因为这可能被视为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。
仿佛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,就认为问题不存在了。
在全球经济浪潮中,谁控制了货币,谁就控制了世界,甚至是人类的命运。
这也是人民币需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原因。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,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担忧的?
全球主要货币的竞争激烈,美元依靠石油美元体系维护其霸权,而欧元、英镑、日元各有其背景和影响力。
但人民币的崛起是基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时代机遇。
我们特别需要警惕美国为维护美元霸权可能采取的极端行为。
全球已有预警,未来可能爆发核战争,美国的研究机构也在调查中国的核武器库存是否真的超过了美国。
总的来说,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,我想说,征服江山难,守护江山更难。货币流通的范围和核弹的威胁半径往往是相等的。
![]() |
- 04-30汕头平安顺纸业国废采购价下调
- 04-30江门华泰纸业国废采购价调整
- 04-30东莞旭丰纸业国废采购价下调
- 04-30东莞建晖纸业国废采购价下调
- 04-30东莞金田纸业国废采购价下调
- 04-30广东理文纸业国废采购价下调
- 04-30东莞玖龙纸业国废采购价下调
- 04-30东莞玖龙纸业国废采购价下调
- 04-30湖南永泰纸业国废采购价调整
共0条 [查看全部]相关评论